,蟲聲新透綠窗紗”,聲聲入耳
,唐代詩人劉方平驚覺百蟲漸醒
,暖春降至;“桃花開蜀錦
,鷹老化春鳩”
,花開正盛,唐代詩人元稹感知到萬物生長
,春光正好
。
除蟲炒蟲 品梨驅(qū)疾
驚蟄時節(jié),是農(nóng)民開始春耕的節(jié)氣,在民間備受重視,有著一些獨特的習俗活動,其中就包括蒙鼓皮、除蟲和吃梨。
在古代,人們將雷神想象成一位鳥嘴人身,長了翅膀的神仙,一手持錘、一手擊鼓,發(fā)出陣陣雷聲。“驚蟄節(jié)到聞雷聲,震醒蟄伏越冬蟲”,古人認為雷神擊天鼓響雷,百蟲才得以驚醒 ,便利用這個時機來蒙鼓皮、祭雷神
。
驚蟄一聲雷 ,也驚醒了田間地頭的害蟲。有些地區(qū)會在這天舉行除蟲儀式
,以保莊稼豐收
;有些地區(qū)的人們,會在家中用燃燒的熏香
、艾草等
,驅(qū)趕蛇蟲鼠蟻,去除霉味
;還有些地區(qū)
,一家人會聚在一起吃
“炒蟲”,即吃炒制的玉米、黃豆等,寓意消滅害蟲、身體健康。每到驚蟄,乍暖還寒,氣候還較為干燥,而梨子性寒味甘,有潤肺止咳的功效,能夠緩解口干舌燥的不適。同時,民間認為驚蟄吃梨有著趕走昆蟲,遠離疾病的寓意,所以很多人選擇在這個時節(jié)吃梨養(yǎng)生。
百蟲初醒,萬物萌動。這段時間里,人體的肝陽之氣有所上升,但陰血相對不足,想要做到健康養(yǎng)生,還需清淡飲食,少食多油肉類。同時,還需勤加鍛煉,可慢跑拉伸,讓自己精神抖擻、氣血暢通。
“一陣催花雨,數(shù)聲驚蟄雷”,伴著融融春光,暖暖春意,一起感受春日的生機與活力吧!